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澳洲之烏魯汝


檢視較大的地圖


烏魯汝Uluru),過去稱為艾爾斯岩(Ayers Rock,又譯艾雅斯岩),現恢復澳洲原住民語稱烏魯汝(Uluṟu,中譯寫法有烏魯魯、烏奴奴等),位於澳洲北領地,現時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岩石。為橢圓形紅色沙岩,能隨太陽照射角度不同而變色。長3.6公里,寬2公里。周長約為9.4公里,高出周圍平地約384
烏魯汝位在
愛麗斯泉市西南470多公里處,在烏魯魯國家公園內。當地的原住民族阿男姑人很尊崇此巨石。烏魯汝具有許多水泉、岩洞以及史前繪畫。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罪惡


檢視較大的地圖

弗羅里達州-邁阿密罪惡
1980年代,邁阿密成為美國最大的古柯鹼轉運港,這些古柯鹼來自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秘魯。邁阿密的地理位置再一次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這裡是離原產地最近的美國港口,所以成了走私犯最為理想的目的地。
毒品產業給邁阿密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然後又很快地投入到了當地經濟中。豪華汽車代理商、五星級酒店、高級公寓、繁華的夜總會以及許許多多其它的繁榮景象又出現在城市中。隨著大量金錢的涌入,整個1990年代早期充斥著暴力犯罪,直至新世紀到來才有所減弱。
1983年經典的犯罪片《疤面人(Scarface)》展現的就是這種現象。
一部廣受歡迎的電視劇《邁阿密風雲(Miami Vice)》以生動的表演講述了邁阿密反毒品機構的工作,這座美國最迷人的熱帶城市的景色由此而廣為流傳。從此邁阿密的娛樂工業開始發展並成為一個時尚、電影製作及音樂的中心。
1990年代,南佛羅里達遭受了各種各樣的危機:毒品戰、遊客被槍擊、
安德魯颶風(Hurricane Andrew)、埃連·岡薩雷斯(Elian Gonzalez)事件以及近期發生的具有爭議的2003年美洲自由貿易區(FTAA)談判。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魁北克文化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化
魁北克人是美洲最大的法語族裔。大部分說法語的加拿大人住在魁北克。其它加拿大法語聚居區,多數和魁北克有著程度不一的聯繫。(大西洋省份的阿卡迪亞人除外)
蒙特婁是僅次於巴黎的第二大說法語的城市。由於歷史的原因,魁北克成了一個多種文化交融的地方。全世界各國的人來到這裡體驗北美,卻又和北美主流保持了一段小距離。魁北克經常被描述為歐洲和美洲的十字路口,在這裡,人們可以同時體驗到美國、法國和英國文化的魅力。
魁北克也是11個原住民文化的故鄉,省內還有六十萬左右的英語少數民族。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由來
1973年8月23日,兩名有前科的罪犯Olsson與Olofsson,在意圖搶劫瑞典斯德哥爾摩內最大的一家銀行失敗後,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警方與歹徒僵持了130個小時之後,因歹徒放棄而結束。然而這起事件發生後幾個月,這四名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仍然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的情感。
這兩名搶匪劫持人質達六天之久,在這期間他們威脅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時也表現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錯綜轉變下,這四名人質抗拒政府最終營救他們的努力。研究者發現到這種症候群的例子見諸於各種不同的經驗中,從集中營的囚犯戰俘受虐婦女亂倫的受害者,都可能發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經驗。

甚麼樣的人會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據心理學者的研究,情感上會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的人,若遇到類似的狀況,很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通常有下列幾項特徵:
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
綁匪(加害者)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體認出綁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
舉動
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
人質必須相信,要
脫逃是不可能的。
而通常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會經歷以下四大歷程:
恐懼:因為突如其來的
脅迫威嚇導致現況改變。
害怕:壟罩在不安的環境中,身心皆受威脅。
同情:和挾持者長期相處體認到對方不得已行為,且並未受到『直接』傷害。
幫助:給予挾持者無形幫助如配合,不逃脫,
安撫等;或有形幫助如協助逃脫,向法官說情,一起逃亡等。

進化和心理分析學的解釋
關於
進化心理學的解釋,參看Capture-bonding(英文)
心理分析學的看法,新生嬰兒會與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種情緒依附,以最大化周邊成人讓他至少能生存(或成為理想父母)的可能,此症候群可能是由此發展而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角色認同防衛機制的重要範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車諾比事件


車諾比(烏克蘭語:Чорнобиль;俄語:Чернобыль)是一座位於烏克蘭北部基輔州白俄羅斯邊境的被廢棄的城市。車諾比在1986年車諾比核事故而被廢棄。
切爾諾貝爾核能電廠事故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TA▼▲
為了閱讀方便,本文使用標題手工轉換
轉換標題為:zh-tw:切爾諾貝爾核能電廠事故;zh-cn:車諾比核事故;zh-hk:切爾諾貝爾核能電廠事故;zh-sg:車諾比核事故
實際標題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當前顯示為:切爾諾貝爾核能電廠事故
為了閱讀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轉換內容:
zh-tw:切爾諾貝爾核能電廠事故;zh-cn:車諾比核事故;zh-hk:切爾諾貝爾核能電廠事故;zh-sg:車諾比核事故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切爾諾貝爾核能電廠事故
zh-tw:切爾諾貝爾; zh-cn:車諾比; zh-hk:切爾諾貝爾; zh-sg:車諾比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切爾諾貝爾
顯示↓關閉↑附加說明(對轉換結果有疑問時)
用詞轉換(繁簡轉換)是中文維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以電腦程式適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都是對該技術的手動轉換的應用。由於技術所限,用詞轉換有時會不穩定,在剛增加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時,由於緩存原因不一定馬上顯示轉換後的正確結果。你可以嘗試單擊這裡進行強制刷新

車諾比事件後的週遭輻射污染劑量分佈圖。
切爾諾貝爾核能電廠事故是一起核泄漏事故,於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在烏克蘭基輔州普里皮亞特發生,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能發電廠意外事故。由於車諾比發電廠沒有保護掩體,導致受到核輻射塵污染的雲層飄往前蘇聯西部的部分地區、西歐東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北美東部部分地區。此外,在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境內遭受到嚴重的核污染,超過336,000名的居民被迫撤離。依據前蘇聯的官方報告,約60%受到輻射塵污染的地區皆位於白俄羅斯境內,但根據2006年的TORCH報告指出,半數的輻射塵都落在前述的三個前蘇聯國家以外。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投在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這次意外引起眾人對於前蘇聯核能發電工業上的安全顧慮,也減緩了一系列的核能工程進度,同時也促使了前蘇聯政府的資訊趨向較為透明化。蘇聯瓦解後的獨立國家,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至今仍為清理車諾比事件所造成的污染及引起的健康問題上付出極大的代價。因事件所造成的死亡人數難以精確計算,一來前蘇聯時期的刻意隱瞞,使得追查犧牲者方面的工作變得更為困難,事實上,前蘇聯政府當局在事件發生之後不久,已禁止醫生在死亡證明上提及因「輻射線」而死亡。二來,由輻射線導致的潛在死亡因素,特別是癌症,至今仍尚未發生,而這些在將來都難以證明是因車諾比事件所引起的。然而估計與實際的數據差別是相當大的,一份由國際原子能總署世界衛生組織所主導的車諾比論壇在2005年所提出的車諾比事件報告中,56人的死亡被歸咎於此事件(47名救災人員,9名罹患甲狀腺癌的兒童),並估計在車諾比地區660萬人口中,已經和將會死於輻射的人數可能高達4,000人,此數據包括已診斷出的4,000名兒童甲狀腺癌會造成的死亡(依據白俄羅斯的經驗,存活率接近99%)。綠色和平組織所估計的總傷亡人數是9萬3千人,但引用在最新出爐的一份報告中的數據指出發生在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單獨事件在1990年到2004年間可能已經造成20萬起額外的死亡。
資料取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8%87%E5%B0%94%E8%AF%BA%E8%B4%9D%E5%88%A9%E6%A0%B8%E4%BA%8B%E6%95%85&variant=zh-tw